中国农民为了生存和稳定,必须积极开拓生产,开辟农田,才能吃饱;农耕社会里,人们一般都会用手耕地、不会机械化,所以工具的使用很重要,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及产量。随着人口激增、机械化的普及,机械对农产品质量的控制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于是有了农药、化肥(生物化肥)——农业机械化开始迅速发展。(一)生物工业起源于欧洲,发达国家主要掌握了农药,农业机械化也很发达。这是农业机械化的根本原因。农药工业起源于欧美,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是农业大国,对机械化控制要求特别高;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发展,其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农业大国带来的农业机械化的基础。
美国农业大国在很早就积累了大量的农药行业的经验,才有了机械化后的产业化。在美国农业大国不断发展过程中,一个最大的进步,就是农产品质量的逐步提高——从产量与收益来看,农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好、越来越接近天然食物的标准。这是农业机械化可以普及的基础。除此之外,农业机械化也很重要,它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之一。通过农业机械化,农户有动力去积极种植更高质量的作物,这是农业机械化的驱动力。然而,农产品质量是无法通过机械化来保证的。由于农产品无法人工加工,是由天然的草药提取、果蔬干燥、土豆烘烤等来制作成食品。
每一种食品都有其生产特点与规律,只有在符合自然规律的生产基础之上,人类才能将食品生产技术水平做到人类利益最大化。所以,必须将自然生产系统与农业生产系统结合起来。(二)生产资料改进的结果现在农业机械化有点像是工业化与手工业的结合(就像汽车行业里的手动挡、自动挡),农产品生产资料的改进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通过人力与农药、化肥这些人造资源相结合,达到更高质量的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二方面,是通过技术相结合,达到人类产品不再依赖于人力与农药、化肥的生产技术。
比如,现代化收割机,有了自动化、水泥搅拌机,可以进行水溶肥的生产与分工,但人对农作物的依赖又使得这些设备被束缚,达不到标准化与生产效率高。所以,如果这些自动化设备不能快速的普及,则农业技术发展缓慢。一些更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是通过人对机械、人与机械相结合的结果。(三)人类认知的极限人类从人类出现起,就一直在思考、探索与生产有关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农业机械化虽然不是人类认知极限,但在人类这个层次又是不可逾越的,农产品是“上好菜”,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的。